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粮票收藏在茫然中徘徊

wjw_1997 2008-10-16 15:36

暂且先关注一下,倾听学习各位的见解:handshake

小平的平 2008-10-16 15:43

其实能否增加新鲜血液,不让新鲜血液流失;这些是与粮票收藏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有直接关系的。宣传的力度达到了就产生了影响力;也就能增加新鲜血液。有的人说粮票收藏是断代品,好象制约了它的发展;其实我们看到收藏品中有很多是断代品;比喻文革品收藏,古钱币。现在还不是照样红火吗!说到群众基础,粮票的群众基础是没有那一种收藏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现在也基本上大多数家庭都能拿出几枚来;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也人收藏而已。说到价格粮票的价格与其它收藏相比还有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高,只是在与同种类的生活票证相比的而已。说到品种粮票的品种也可以说是其收藏品所无法与之相比的。说到影响力也只要粮票,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影响了十几亿人44年;其收藏的历史意义深远。说到文化内涵粮票更是丰富多彩,因为它是各地的美术工作者,在不拘一格的基础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天赋的结晶。象这样一种群众基础好,影响力度广,文化内涵丰富的断代收藏品;怎么会没有发展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呢!

ttww 2008-10-16 16:49

让我们为粮票的收藏与发展一起努力吧!

:victory: 让我们为粮票的收藏与发展一起努力吧!

zhangshuo 2008-10-16 17:27

[quote]原帖由 <I>鹭苑粮迷</I> 于 2008-10-16 16:58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29904&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其实能否增加新鲜血液,不让新鲜血液流失;这些是与粮票收藏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有直接关系的。宣传的力度达到了就产生了影响力;也就能增加新鲜血液。有的人说粮票收藏是断代品,好象制约了它的发展;其实我们看到收藏 ... [/quote]同感!现在粮票收藏有点就在一个小圈子搞的感觉.圈子外的人不知道,不了解..如何向圈子外的人们宣传,推荐.吸引更多的人集粮是各级粮票收藏协会以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小平的平 2008-10-16 19:05

其实现在一年一度的票交会越搞规模越大,也越搞越豪华;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吸引圈外的人注意吗!不就是想引起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注吗!不就是想扩大宣传效果产生社会效应吗!可是你一个只能让圈内看得懂得名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吗!就象过去的诗人呤诗一样,也只能在几个文化人面前呤一下而已;你想让普通老百姓去明白而接受。难!本来一个大众化的名词;被一修饰搞得圈内圈外的人都不明白了。

广州老曾 2008-10-16 19:48

楼主的基本观点我是同感的,计划经济的所有票证的收藏是以粮票为起点的,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票证领域的龙头地位已经深入人心。但发展到今天单一过于强调粮票,这可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到了,随着粮票收藏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计划经济票证收藏随着发展也会兴起,这可以通过这二年的收藏形势的发展可以印证。不过,粮票作为这一时代票证的收藏中心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我认为,粮票包括所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未被人们广为接受原因是多样的,这同收藏群体内部向外宣传及研究不足有关,此外,粮票能否在收藏界中产生一个学术效应和收益效应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这一收藏圈子里面的网站以突出粮票为中心“粮票网”,我觉得也是可行的。

馋血 2008-10-16 20:05

有些事情说好说,但是实施起来是很麻烦的,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为粮票正名谁能挑大梁呢??

zhangshuo 2008-10-16 20:41

[quote]原帖由 <I>广州老曾</I> 于 2008-10-16 19:48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29954&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楼主的基本观点我是同感的,计划经济的所有票证的收藏是以粮票为起点的,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票证领域的龙头地位已经深入人心。但发展到今天单一过于强调粮票,这可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到了,随着粮票收藏发展到一定水平各 ... [/quote]集粮需要活动家,宣传推广集粮.组织协调各项活动.也需要理论家,写文章介绍普及集粮知识,推动大众集粮.还需要研究家对粮票市场,粮票发行,设计,印刷.真伪进行探讨.同时需要有更多的票被挖掘,能不断提供新的票品.

贵州收藏网 2008-10-16 21:12

学习学习再学习.
楼主言之有理.

xieaiguo 2008-10-16 21:42

:victory: “  本来以粮票为龙头举办的交流会;开始在茫然中迷失了自己,我们可以看到每次的‘票交会’上,都有‘布友会’‘券友会’爱好者们活动的身影,惟独没有了‘粮友会’的活动,‘票交会’使粮票成了无人问津的孤儿,也使粮票在交流会中消失,在茫然中彻底失去方向。”
    谈起票证交流会,我也有同感,我年年参加交流会,越来越不是滋味,且一年不如一年。粮票,对我来说太有感情了,我18岁参加工作就管粮票,后来粮票取销了,我又收藏他。官方机构国家粮食局也很重视,专门成立了粮票收藏机构,各省(市)粮食局也开发了粮票册,并支持、赞助经费,并来人参加致辞(如成都粮交会,湖南常德粮交会等)。
    :'( 可现在不同了,粮票淡化了,本来是为粮票而发起的粮票交流大会,如今变得面目全非了。
    :victory: 我赞成杜成平友的观点,为粮票正名,倡议每年的交流会恢复为:粮票交流大会!!!

小平的平 2008-10-16 23:27

[quote]原帖由 <I>广州老曾</I> 于 2008-10-16 19:48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29954&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楼主的基本观点我是同感的,计划经济的所有票证的收藏是以粮票为起点的,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票证领域的龙头地位已经深入人心。但发展到今天单一过于强调粮票,这可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到了,随着粮票收藏发展到一定水平各 ... [/quote]我们不是在过于强调粮票;而是使这个本来就由粮票而发起的收藏活动言归正传而已;使它回归本位;不能因着其它计划票证收藏的兴起;而使这个支柱收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现在是由其衍生出来的其它收藏有模有样了;它们也渐渐的有自己的组织和形式了;如粮票反而面目全非一盘散沙了;这样粮票收藏怎么发展。其学术效应和收益效应更是无从谈起了。

小平的平 2008-10-17 21:31

[quote]原帖由 <I>馋血</I> 于 2008-10-16 20:05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29958&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有些事情说好说,但是实施起来是很麻烦的,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为粮票正名谁能挑大梁呢?? [/quote]同海友虽然存在你考虑的这个方面的因素。但其实这个也并没有多麻烦的;关键是现在没有去行动;粮票正名只是希望能给粮票收藏一个本来的肯定;现在在票证外衣包裹下的粮票收藏;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的组织形式了;没有人去想粮票这块蛋糕怎么做了;而是在以票证的名义分食这块蛋糕。直到将来名存实亡。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此下去这一天恐怕离我们不远了。所以为粮票正名是首先要行动的第一步。如果再发展到粮票要人挑大梁的时候;我相信有这么多热心粮票收藏的爱好者。难道还担心没有人去挑这个大梁吗?

馋血 2008-10-17 21:53

不管在粮票方面有什么动向,我个人都全力支持。。。。。。

小平的平 2008-10-17 22:17

[quote]原帖由 <I>馋血</I> 于 2008-10-17 21:53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0211&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不管在粮票方面有什么动向,我个人都全力支持。。。。。。 [/quote]/这个我绝对相信;我也相信每一个粮友都是一个愿望;都想粮票收藏能兴旺发展的。这也是每一位粮友的共同心声。

姚得德 2008-10-18 00:31

我在9月18日晚的十七届票交会组委会上即将结束前,特意将网友们有关建议将“票交会”更名回“粮交会”问题是否交由组委会委员议一议,结果立即遭到北京、西安与会者反对以及主持人的反对。这样连全国各地委员议一议的机会都没有啊!之前,何为民先生也与组委会核心范围人物游说“更名”一事,结果也没有“起泡”...:L

wang 2008-10-18 07:47

<P>[quote]原帖由 <I>姚得德</I> 于 2008-10-18 00:31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0248&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我在9月18日晚的十七届票交会组委会上即将结束前,特意将网友们有关建议将“票交会”更名回“粮交会”问题是否交由组委会委员议一议,结果立即遭到北京、西安与会者反对以及主持人的反对。这样连全国各地委员议一议的 ... [/quote]</P>
<P>看来更名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他们是在做大官,怎么肯从大官做成小官呢?换成你你也不同意啦。哈哈。</P>
<P>&nbsp;</P>

罗贵平 2008-10-18 10:24

以上各位朋友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是全国性的粮网(中国粮票论坛)有了,粮刊(中国粮票)有了,粮书(中国省级粮票目录)也快有了.
我们何不大家组织起来再成立一个[中国粮友会]呢?!这样在每年一次的票交会时大家不就可以聚在一起更好的学习,交流,磋商有关粮藏方面的各种问题了吗?

小平的平 2008-10-18 22:22

[quote]原帖由 <I>姚得德</I> 于 2008-10-18 00:31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0248&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我在9月18日晚的十七届票交会组委会上即将结束前,特意将网友们有关建议将“票交会”更名回“粮交会”问题是否交由组委会委员议一议,结果立即遭到北京、西安与会者反对以及主持人的反对。这样连全国各地委员议一议的 ... [/quote]/老姚你和老何还有几位网有在这个方面已经尽力了;但是一个好的建议竟然带来的是上层的反对;这就是粮界的悲哀;让人忧虑的就是上层的人物居然还在这种茫然之中浑然不知;现在我们国家的老总都有了自己的博客,目的就是为了倾听广大网民的心声;这就是一个国家明智的领导人的地方;更何况我们粮界呢?现在谁忽视了网络的能力谁就会栽跟头;网络将来必定要在各行各业占主导地位的;收藏界更不例外;我这次在参加会时看了一下基本上有一半都是网友;而且通过这次《中国粮票论坛》的宣传;我们又看到在短时间内有有很多新的票友上来了;这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宣传有着时效快、范围广的特点;将来粮票收藏的发展与宣传主力军;就是网络。所以希望我们的上层能引起高度重视。多听听网友的意见和建议。才不至于闭门造车。

小平的平 2008-10-18 22:39

[quote]原帖由 <I>wang</I> 于 2008-10-18 07:47 发表 <A href="http://c.wtwww.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0250&amp;ptid=801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c.wtwww.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看来更名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他们是在做大官,怎么肯从大官做成小官呢?换成你你也不同意啦。哈哈。 &nbsp; [/quote]更名也不就没有可能;虽然他们现在不能接受;但是总有一天会明白我们的心声的;既然舍不得票证这件衣服;那就不要非让粮票也包裹在其下。让粮票这个龙头品种发挥其作用;来带动其它计划经济票证收藏的发展岂不是好事吗?何必太在乎一个虚名,而影响了粮票收藏的发展呢!我也是个会长兼主席的手下也有1万多人;我也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别人怎么样?好象只是付出的比别人更多而已。所以或大或小关键是看你是不是敬业;也就是剔除私心真正为大家办事。

徐卫星 2008-10-19 06:50

绕来绕去,何不直奔主题。从此不再理会中国票委会,直接注册一个“全国粮票收藏协会”,现在注册民间组织并不难办。只要注册资金、协会地点、会员人数等达到要求,就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有人会说民政部门有可能不批,想想收藏粮票的有那么多人,难道还找不出一两个有门路的。全国粮票收藏协会成立后,每年召开一次全国粮交会,时间可以与“全国票交会”相同,这样一来究竟是粮票的力量大,还是票证的影响强,到时不就一目了然了。这样一来有关粮票与票证的争论、有关票委会是否作为的问题,就都不存在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我不相信没人想到过。这种事情还用得着讨论个十年八年吗?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粮票收藏在茫然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