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粮 票 解 读
在1953年全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出台后,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和省地方粮票发行之前,机关人员出差一般使用县政府印制的就餐证.而作为粮票用以购买粮食是1953年12月发行54年使用的浙江省**县[市]购粮券,四枚一套,已发现七.八个县的品种.其中100斤最为稀少.
至1992年粮票退出流通的近40年时间,浙江省共发行了二十多个门类的四百余个品种.大致可分为固定粮票.流动粮票.政策粮票三大类.
固 定 粮 票
固定粮票即随证发放使用,并限定购买成品粮,而不能购买熟食糕点.到后期有所放松.[1斤面额的定额粮票也可购买糕点熟食,并全省通用].包括购粮票(55.56年).随证粮票即"指甲票"(56-59年).粮食定额支票(60-62年).定额粮票(65-92年).农村购粮票(63年).农村定额粮票(84年).农村粮票(85-92年).粮食专用券(88-92年)
1955年以[55]浙粮购创字第8535号文发行第一种固定粮票即55年版浙江省购粮票,于当年9月开始使用.次年发56年版购粮票,并规定55年版1斤.2斤在56年继续使用.由于流通时间极短,这二套除55年1.2 .5斤.56年5.10斤能见外,另外都极为稀少.特别是55年100斤未见实票,票样存世也仅3枚.56年100斤实票还未见第二枚.
1956年以[56]业创字第10312号文首发以联张形式的随证粮票,因单枚小如指甲,被称为"指甲粮票".56年版指甲票与浙江省购粮票同时流通使用,不分城镇.农村.57-59年又陆续发行,分城镇.农村,57年城镇使用的指甲票标有"购粮"二字以区别于农村.58,59年则分别标出"城镇"."农村"字样,58年城镇票每季都不同.此类票以购粮证为封面按户装订成册.凭票定点剪票购粮.能完整留存至今已很难得.它们无省别.无印章.无年份,只能依据文件和档案上所附实样,甚至从当时购粮证残留存根的色样来加以确定.在浙江粮票中也是收藏难度最大的一个系列.要集到十个品种实非易事.
以[59]浙粮业证字第442号文,1960年开始,随证粮票改为浙江省粮食定额支票.至62年共发3套.此类票标有名称和年份,但无印章.其中62年版的较为常见,而60年版弥足珍贵,特别是5000斤仅见票样且只有六.七位藏友拥有.也是浙江最大面额的粮票.实是浙江粮票中的大珍.
1965年以浙粮商证字第257号文,更名为"浙江省定额粮票".以后陆续发行至1992年.此类票渐趋规范,统一为横版五联张,每小张可单独使用,也是随证发放购粮.65年版4枚一套,50斤未发行票样,即便无存根的实票也难见.文革期间较为混乱,65年加印66年第一季度.且颜色与之截然不同,仅发现1斤,其它季度和面额是否有,有待新的发现.66年版仅见1斤第二季度,票面注明1966年9月,也未发现其它季度和面额.1967年则有二种,当为上半年.下半年之分,7月版1斤为商业厅章,而样张只发行后3枚,50斤实票见不到.另一种带语录,又分粮食厅.革命委员会章.都是4枚一套,50斤极稀.1969年5月1日发新票至92年都是1 5 10斤三枚一套.85年起统一全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克.千克标注.
以商城字第762号文,1963年首发浙江省农村购粮票,首次将农村粮票分离出来,64-84年是在定额粮票上加盖"农村"使用.84年又印"浙江省农村定额粮票",后因故未发行,留存仅二套外加1斤版票.85年以浙粮[85]95号文,发"浙江省农村粮票"至92年每年一套,竖版五联张.
随着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便于控制粮食流通.以[88]浙粮字03号文,发行粮食专用券至92年共5套.专门用于外出时间较长,目的地固定,数量较大的单位和个人去外工作之便所需粮票换发.到目的地再换回当地票使用.1988--92年的5年间,浙江省定额.农村.专用券均设计精美的生肖图案.共45种.被称为"生肖粮票".
为应付流动粮票的短缺, 1962年在同年版定额支票上加印"流"字,权作流动粮票使用.其颜色与原版完全不同.仅有少量样张留存.
为解决农村缺粮生产队和农户因灾减产,按"三定"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实行借销的办法,即有国家借销一部分粮食到下一季或来年收成比较好时再还给国家.1962年在同年版定额支票上加印"因灾退购粮票".版别不同,以5斤常见.1965年在同年版定额粮票上加印"退库",也是5斤常见.
[ 本帖最后由 一时糊涂 于 2009-6-23 23:55 编辑 ]
310005杭州市卖鱼桥贾家弄2-4-102谢政林.13067754419,宅电0571-88834404.农卡95599 8032 00789 74112.长期征购有关杭州的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