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点就文论文,观点容易阐述。第3点虽与此文无直接关系,但有间接联系,也不好阐述。
3、按票证这个大范围来分析: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不知道票证收藏界是怎样归类划分票证的?票证的定义是怎么下的?是带“票”或“证”字眼的都叫票证呢?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内,国家按计划分配供给物资所发行的“票”或“证”才称票证呢?假定:票证,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内,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发行的用于购买相关物品的凭证。那么这个前提就限制了票证的范围,即国家用于供给性质的票或证才能称之为票证。同理,国家用于收购和上税交粮性质的票或证就不能称为票证了,这显然是不妥的。分析到此,茫无头绪,自己感到难以自圆其说。什么是票证?怎么归类划分?性质定义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回到原话题,票证这个母体的概念都没有研究明了,又何从谈论“边缘化票证”呢?---------
以上三点是对这篇文章的不同看法,纯属研讨。很想认识穆老师!